回想自己第一次踏足美國,是在 1996 年 8 月,十六年前了,時間是快得令人可怕!若我那年生女,
Anyway。。。是日吃到的是位於上環荷李活道新開的「Blue Butcher」,是近月吃到的一頓超高水準西菜,若以味道而言,可以說是近附滿分!
「Blue Butcher」裝修以 20 年代美國曼哈頓東部下城區的車站為藍本,餐廳四周隨意擺放肉刀作裝飾,是很 yuppies 及 cozy 的感覺。
先來的是一系列頭盤。美國人不吃內臟的嗎?不全然是,當地人其實是非常喜歡吃牛骨髓的。若你在 US Google 上搜尋「bone marrow recipes」(牛骨髓食譜),你會得到起碼 1,760,000 個搜尋結果。
這道菜主角就是牛腿骨中的骨髓。 用小銀匙小心翼翼地將牛骨髓取出,輕點些鹽,再放入口中﹐
接著將牛骨髓塗在烤多士上吃,味道是更上一層樓,又油潤又脆口。記得曾在不少雜誌文章中見到介紹過「烤牛骨髓」,這晚終於讓我體會到它的威力了!自此邂逅後,My Favorite 一欄的食物又增加一項了。(題外話,為何粵菜餐廳煮的「三鮮炆牛骨髓」如此難吃 ?!)
「Pig Head Terrine」
「Quail Smoked Grapes Pomegranate Seed」
「煙燻」就是這頭盤的代名詞,整道菜都是濃郁的煙燻香味。煙過的鵪鶉肉仍保持高度嫩滑,輕輕一切,骨與肉就分離了,混上煙葡萄子同吃,微甜很好提味,送酒一級棒!我個人覺得用它來配搭帶莓子甜味的紅酒如 Shariz,是個無得輸的黃金組合。
像這杯「Apple Pie Moonshine」,用雞皮紙包著酒杯是美國在二十年代禁酒期間常見的打扮,味道有超濃的蘋果及玉桂味,很合女士喝。
另外這杯「Mint Julep」像是 Mojito 加威士忌的 cross over,冰塊亮麗,用鐵飲管喝是更添特色。
以下再上是一系列主菜:
「Free Range Charred French Chicken」(半份)
我個人是一百個巴仙,推,薦,這,個!!!本來對這菜的期望是一般,但當我放了一件雞肉入口,然後自然地高音「唔。。。」了一聲滋味的反應,坐在我對面的朋友是被我美味的表情嚇了一跳!
沒有誇張,它可說是朕吃過的雞肉中最嫩滑的一道!大廚以「Sous Vide」的真空低溫烹調方法,將法國走地雞慢煮八小時,將肉原汁原味封存,伴著鮮甜的蔬菜濃汁同吃,真是美味得無話可說。
熟成後的澳洲牛肉用調味料略醃,然後用從美國德州度身訂造的爐燒烤熟,大廚控制火候是非常好。
份量很大,足夠二人以上同享。牛扒表面帶微焦,內裡如塗了「嫩紅素」般,肉質幼嫩多汁,肉汁是濃得離譜,超級讚!
「Rare Breed US Kurobuta Pig Belly and Cheek」
特選美國黑豚豬的五花腩及面頰肉,肉質幼嫩甘香,伴予扁豆同吃,咬口不俗,油膩度亦大減。
吃到這裡,肚皮已又飽又滿,眾人小圈子投票,只點了個全店最受歡迎的甜品 「Granny Smith Apple Crumble with Port and Walnut Ice-cream」來分享。
即點即製。金寶焗得夠乾香,內裡蘋果肉是新鮮一件件,吃來不膩,絕不是一般預先弄好的「Apple Crumble」可比。
在「Blue Butcher」晚餐,人均不算便宜的,但觀附其大排長龍的訂檯 waiting list,是物有所值,I said!絕對是年度必試!
「Blue Butcher Bar & Restaurant」
地址 : 中環荷李活道108號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