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

2011-11-26 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 (五) 唔該大丸有落

有些東西,走了還是會像鬼一般「音容宛在」。就像以前位於銅鑼灣百德新街的「大丸」百貨,雖則已關門大吉多時,紅 van 還有段時間是寫著「大丸」。看慣了,沒辦法。


昔日大丸的風釆:


以前行完新、舊「大丸」,就會行去附近的「食街」覓食,中西日台炒粉麵飯樣樣有。今時今日的「食街」,已在90年代被包裝成「名店坊」;食肆高檔了,風味也蕩然無存。

是日品嘗位於「新食街」的「I-thai」,印象中前兩年好像是叫「Chili & Spicy」,不知是否易手了。這裡用餐有室外有戶內,氣氛輕鬆不喧鬧。

「泰式拼盤 - 脆炸麵蝦卷、泰式炸春卷、蒸素菜粉皮包」


先來個三式拼盤,以炸麵蝦卷最有特色,鬆脆有咬口,不錯吃。

「泰式扎肉火龍果木瓜沙律」


你看,賣相是非常的令人歡樂!配搭見心思;酸辣汁配淡味火龍果,煙韌扎肉配軟糯熟木瓜,「火星撞地球」起的化學作用是令人吃後心情開朗。

「泰式炸蝦餅」


為何每次吃泰菜都會有人點炸蝦餅 ??? 這個本人是零興趣,沒有碰喇。

「酥炸軟殼蟹伴亁咖哩汁配香蔥蒜蓉包」



雖則唔明「亁咖哩汁」與普通「咖哩汁」有何分別 (是否用亁咖哩粉 ?),味道卻是甜辣香口不嗆喉,用來送白飯輕易令碗底朝天,蒜蓉包更是另一絕配。軟殼蟹只好在碟上獨唱「孤單的心痛」。。。

「泰式沙嗲雞、牛串燒」



又是叫「泰式」。雞比牛好,質感較滑。

「香辣葉炒鱔」


朕一向喜愛鱔球,貪它肉脂肥美。這個配香葉炒也甚美味,沒有令朕失望,唔使賜佢毒酒。

「京蔥鮮胡椒牛柳粒」


賣相一般。牛柳粒卻是比串燒牛好,起碼鹹香度淹蓋了肉質的不足。

「泰式腰果炒雞柳」


精髓不是雞柳,也不是腰果,而是伴炒的紅棗!甜中帶微辣,完全一改紅棗以往「福貴人」的藥材形象,也很好下飯啊。

「明爐烏頭魚」



酸湯充滿南薑的香味;邊滾魚邊 DIY 自己加湯,賞心悅目。過程似乎比結果更過癮。

再上兩款炒菜:

「清炒什菌蜜糖豆」


「鹹魚炒芥蘭」


印象中兩者的味道是沒有得到甚麼好評,也沒有特別不好。做人如果做到好似碟菜咁,是好還是壞 ?!

最後兩款麵食:

「香辣海鮮炒媽媽麵」


「泰式炒河粉」


兩蚊包的「媽咪麵」原來都可以上大枱,還要大受歡迎,迅速清碟!說真,味道其實沒啥特別,還有點過鹹。原來 cross-over 的新鮮感就是最佳的調味品。

「芒果椰汁糕」




「人望高處,水往低流」,「食街」被重新包裝再 upgrade 也是無可口非。另一角度看,能延續它的歷史,注入新生命再與時並進,或許這才是生存之道。

「I-thai」
地址 : 銅鑼灣加寧街13-15號地下A,C及D舖
電話 : 2504 3930 


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

2011-11-22 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 (四) 何鑫淼

此集本來要寫「金水壽司」,寫寫下變咗寫「何鑫淼」。

大家無返咁上下年紀係有可能唔明,「何鑫淼」其實係周星馳喺1989年劇集「他來自江湖」的角色,呢套劇簡直係「神作級」,超爆笑。以下是經典的幾幕:

1. 何鑫淼揸的士載著個超惡賣雞婆,結果玩返個阿婆轉頭,收佢「每隻鳥獸兩蚊...」


2. 何鑫淼架九龍車被迫載著三個女人過海,結果是扮「英雄本色」「俾個臭八婆用三隻手指指住我個頭...」


3. 醜女梅小惠整櫃唔小心跌咗落地,屁股坐正何鑫淼個頭,「唔該...俾支 B 老篤眼藥水...仲有碌柚葉我...」


今時今日睇返,原來廿二年前劇集啲用語可以好粗俗,「老豆老母」、「Ge 吉」、「臭八婆」等字眼通通可以出街。今時今日一定要「家長指引」啦。

言歸正傳,是次是本少爺第一次試「金水壽司」,早已聽聞它的壽司是如何嚇人;故此點菜時避重就輕,壽司類全被釘走。

韓國馬糞膽 ($58)


不得不承認,$58 一板海膽是相當便宜,質素竟然不俗,起碼賣相搶眼,味道亦算甜而不腥,紫菜夠爽脆,絕對收貨。

芝士焗波士頓龍蝦 ($48)



即點即焗,等了十多分鐘才來。上桌時是香噴噴,芝士味濃郁,蝦身亦爽口。

滑蛋鰻魚飯 ($70)


本來對此餐的評價不錯,最後卻「臨尾香」,被個鰻魚飯大煞風景。飯很亁,蛋汁不滑亦下得很少,鰻魚只有三件,肥佬!

食飽,睇片!

伸延閲讀:

1. 每隻鳥獸兩蚊 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pniN25fzl0

2. 三個女人過海 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7x8EQUXddU

3. B 老篤眼藥水 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iDZy13UgzY


「金水壽司」
地址 : 油麻地彌敦道565-567號銀座廣場地下1號舖及UG全層
電話 : 2781 2772

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

2011-11-11 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 (三) 舊式麵包店

這次談的是地方純樸、簡陋但人情味及回憶爆燈的幾間傳統包餅店。

1. 永樂園

「永樂園」的港式熱狗,應該無人不曉吧。鄙人記得第一次吃永樂園熱狗應該得幾歲 (一定 under 十歲 ! ),那時由媽媽拖著去到中環的一條小巷買熱狗吃 (舊店是否在干諾道中 ?! ) ,一試驚為天人,印象難忘。


今天的「永樂園」依舊好吃。熱狗包是即烘,保證外脆內軟;自家製的特色沙律醬酸酸甜甜,配上又是即烘的迷你荷蘭腸,人間美味,亦非常有香港本土色彩。


本少爺較貪心,每次都要點雙腸 ($11) 才擺休,它簡直是下午茶或放工 happy hour 前的最佳拍檔。


「永樂園餐廳」
地址 : 中環昭隆街19 號地下
電話 : 2522 0965 

2. 美珍中西餅食

這間位於大澳「車站豆腐花」旁的舊式餅鋪,曾被蘇絲黃在節目中點石成金,力薦其「四眼酥」及「菠蘿紅豆包」好吃又抵食。可惜是日下午到訪,已經售罄!


舖面阿姐見本少爺失望的眼神,立即大大聲道:「食紙包蛋糕啦,新鮮出爐,都好正㗎!」Ok,價錢只是 $3,一試無妨。蛋糕鬆軟如海綿,甜度剛好,蛋味亦足。



若各位有心來朝拜一下菠蘿豆沙包及四眼酥的話,記得中午好來了。

「美珍中西餅食」
地址 : 大澳永安街51號
電話 : 2985 5531 

3. ABC 餅屋

「ABC 餅屋」位於結志街「蘭芳園」對面。早幾年政府好像說要活化中環舊街市,令「ABC」面臨結束的危機;數年後的今天,「ABC」仍健在,希望它可以捱久一點啦。



要數小時候最喜愛吃的麵包,除了芝麻軟豬仔外 (請參閲舊文 2011-10-07 五毫子有乜用?), 腸仔包一定上榜。切記,一定要用典堂級雞肉腸 -「廚師牌」,麵包質感要脹卜卜;一啖咬下去,樂透半天。「ABC」的腸仔包 ($5) 就做到這種效果。


「ABC」其餘的選擇如呑拿魚包 ($5)、椰撻、香蔥雞角、鳥結糖等也是真材實料兼充滿兒時回憶;襯它還未結業前,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試試。

「ABC餅屋」
地址 : 中環結志街1號地下
電話 : 2544 0301 


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

2011-10-05 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 (二) eTV 教育電視

「數字王國」、「認識你的社區」、「細菌聯盟」、「擊退病魔」、「迎接青春」。。。大家是否似曾相識?佢地統統都係「eTV 教育電視」的經典節目,陪住大家成長。本少爺細細個時好鍾意睇教育電視,一打風或者唔使返學就會喺屋企開住明珠台,一集不漏由小三至小六中英數睇哂。以下是 eTV 一些經典例子,可以列入「神作系列」:

1. 有集健教科,話有個阿婆番鄉下好偏僻吓,無啦啦喺山頭有檔涼粉檔 ,個阿叔大叫:「阿婆,啲涼粉好靚架,食碗啦 !」,結果個阿婆食完搞到霍亂 入醫院。。。





2. 有集唔知幾年級英文科,講兩兄妹喺度打機,隻 game 個魔鬼突然間捉咗個細蚊女入電視,跟住個阿哥要入去隻 game 度救番個妹,激似鬼片,好恐怖 !!! 簡直係「午夜凶鈴」嘅前身。。。




3. 小六健教科「迎接青春」,每個青春期熱血少男必睇!個女同學流血,男同學一句:「咦 ?! 你受傷呀 ? 話俾 Miss 聽。。。」,經典程度拍得住嗰句「多謝家姐」! 細個真係睇到眼都突。




是日午餐飲了一頓「懷舊廣東茶」,同樣回憶盛放。

「沙薑焗豬肚」





古代人好聰明,識得「以剛」,用沙薑的香氣去遮蓋豬肚陣「押味」。豬肚上桌時如「潘朵拉的盒子」般神秘,揭開後香氣四溢,好吃



「乾蒸豬肉餃」




一籠五隻,非常誇張,現在飲茶已很少見。味道雖然一般,但當復古大件夾抵食都無所謂啦。

「荔灣艇仔粥」





天大地大,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不同類型的粥品,始終廣東的生滾粥最得本少爺歡心。豬皮、尤魚、豬肚、花生,粥底綿,米煲至開花,灑點薄脆,吃得滿足。

「懷舊栗子餅」





舊時父母的年代物資貧乏,小朋友沒有太多甜品吃,除了甘蔗外,栗子的天然甜味也成了平價小吃之一。味道麻麻,唔係我杯茶,算是叫做細嚼了舊時的滄海桑田啦。

新上任的「香港電台」台長,查實你大可考慮推出一系列經典教育電視 dvd,相信有不少人會支持你同買嚟珍藏!


伸延閱讀:

1. 乘虛而入 (阿婆食涼粉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zNsX1_CGUg 

2. Adventure Into Monsterland (大哥救阿妹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3IRKUlgxbE&feature=related 

3. 迎接青春 (多謝家姐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IYSoXbtz1c






2011年4月3日星期日

2011-04-03 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 (一) 乜太與李

這集或許透露了本少爺的年紀。有無人記得1990年無線的綜藝節目「笑聲救地球」?裡面有個環節叫「乜太與李」,由廖偉雄反串扮演「乜太」,胡大為飾演時常被乜太責罵的助手「小李」,節目是模仿教授家庭觀眾烹飪技巧,實際是諷刺時弊及社會現象,超爆笑。



龍少爺知道此博的讀者都很年輕。。。所以先替此節目作點簡介。乜太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,是因為她的上兩
代祖先 (分別是清朝妃嬪及民初賣藝姑娘) 都受了自稱叫「阿乜」的人的恩惠,最後便索性把自己的名字改為「乜太」。當助手小李出錯時,乜太會以生油罐拍打小李的頭部。在最後兩集,乜太因為打傷小李,被判入獄三年零八個月,所以節目最後一集是在監獄中表演叫「做人」的菜式。


本少爺記得乜太曾烹調的菜式有「炒魷魚」(要用毒辣及黑鑊)、「煲老藕」(不要藕斷絲連)、「黨參爪子燉冬菇」(要用溫油同逐隻燉)、「屈人」(分軟屈同硬屈兩種,軟屈要用陰聲細氣,硬屈則要用上黑鑊)、「城市三炒」(即是炒地產、炒股票、炒金)。看時只是小學生,笑而不知其味;廿年後的今天再看,才發覺笑中有感慨!

是晚難得在家吃飯。砂碢海參,金蠔冬菇,清炒豆苗。冬菇是炆不是燉。



經典可一不可再。如果TVB出番「笑聲救地球」DVD,龍少爺一定買黎珍藏!

伸延閱讀 (黨參爪子燉冬菇) :






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