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東西,走了還是會像鬼一般「音容宛在」。就像以前位於銅鑼灣百德新街的「大丸」百貨,雖則已關門大吉多時,紅 van 還有段時間是寫著「大丸」。看慣了,沒辦法。
昔日大丸的風釆:
以前行完新、舊「大丸」,就會行去附近的「食街」覓食,中西日台炒粉麵飯樣樣有。今時今日的「食街」,已在90年代被包裝成「名店坊」;食肆高檔了,風味也蕩然無存。
是日品嘗位於「新食街」的「I-thai」,印象中前兩年好像是叫「Chili & Spicy」,不知是否易手了。這裡用餐有室外有戶內,氣氛輕鬆不喧鬧。
先來個三式拼盤,以炸麵蝦卷最有特色,鬆脆有咬口,不錯吃。
「泰式扎肉火龍果木瓜沙律」
你看,賣相是非常的令人歡樂!配搭見心思;酸辣汁配淡味火龍果,煙韌扎肉配軟糯熟木瓜,「火星撞地球」起的化學作用是令人吃後心情開朗。
「泰式炸蝦餅」
為何每次吃泰菜都會有人點炸蝦餅 ??? 這個本人是零興趣,沒有碰喇。
雖則唔明「亁咖哩汁」與普通「咖哩汁」有何分別 (是否用亁咖哩粉 ?),味道卻是甜辣香口不嗆喉,用來送白飯輕易令碗底朝天,蒜蓉包更是另一絕配。軟殼蟹只好在碟上獨唱「孤單的心痛」。。。
賣相一般。牛柳粒卻是比串燒牛好,起碼鹹香度淹蓋了肉質的不足。
「泰式腰果炒雞柳」
精髓不是雞柳,也不是腰果,而是伴炒的紅棗!甜中帶微辣,完全一改紅棗以往「福貴人」的藥材形象,也很好下飯啊。
「清炒什菌蜜糖豆」
「明爐烏頭魚」
酸湯充滿南薑的香味;邊滾魚邊 DIY 自己加湯,賞心悅目。過程似乎比結果更過癮。
再上兩款炒菜:
「鹹魚炒芥蘭」
印象中兩者的味道是沒有得到甚麼好評,也沒有特別不好。做人如果做到好似碟菜咁,是好還是壞 ?!
最後兩款麵食: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