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覺得香港人食麻辣的程度,已經越來越提升,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。唔好計麻辣火鍋,光是主打吃麻辣菜式的餐廳也有不少。
此餐廳可以一次過品嚐兩位重量級級師傅的手藝,精彩,食客的福音也,大家看下去就會知道。
行政總廚李志光師傅,製作川菜超過二十年,曾任職「三希樓」,和水煮魚相當聞名的「駿景軒」(相關舊文),對各種辣椒類的味道配搭都有自家心得,今天有幸認識:
開動。先上冷盤「蒜泥白肉」$108,食後印象深刻:
師傅沒有用蒜粒,用了山東蒜,混入四川沙律油,花心機時間將蒜打至細膩,入口柔軟的狀態,是名乎其實的「蒜泥」:
貎似椒鹽豆腐「招牌脆血旺」$68,是鮮炸鴨血呢:
粉漿完全把鴨血粒包住,油炸後外層成金黃色脆皮,灑上花椒粉和椒鹽,內是嫩滑鴨血,小心燙親咀仔:
「白玉黃金」$68
是五花腩肉,內藏鹹蛋黃,配麻辣豉油汁:
肥豬肉滑到不得了,間唔中瘋狂一次吧!
「川式酸辣湯」$248 / 窩
天使面孔,酸辣內在,所以看事物唔好淨係睇表面。味道酸香開胃,完全不用再加醋,大家都在研究,湯的辣是從哪裏來?完全看不出有辣椒或椒籽的蹤跡:
好食到全場鼓掌的「水煮厚切牛舌」$228
未食之前我會想,牛舌怎麼會用水煮?仲要厚切。師傅說這依據他多年製作水煮魚的經驗而改創,水煮汁亦特別為牛舌作出調整,所以不只是單單把魚塊換成牛舌,還有為菜式在店內親自提煉紅油入饌,屬非一般麻辣。
原條牛舌切去外層粗硬部分,只保留最嫩的牛舌芯,先用滷水料煮至軟身,配料再加有鴨血、青瓜、和比一般大豆芽有口感的花生芽:
味道香而不過辣 (這點很重要!),牛舌質感竟可軟到似吃和牛,肥滋滋的,滷水與麻辣入哂味,內裏鴨血和薯粉也是寶!
「正宗口水雞」$308 / 全隻 ($168 / 半隻)
師傅為了讓口水雞皮爽肉滑及保持濃郁的鮮雞香,用了新鮮清遠走地雞,先用冰糖水、鹽、蔥等將雞浸煮至熟,此秘缺是有帶出更多肉鮮的功能:
我的 comfort food 「酸菜桂花魚」$298
可選水煮、川麻豆腦等煮法,我們挑了酸菜:
湯底集甜酸麻辣於一體,酸與麻都比辣重,湯醒胃香醇不搶喉。內裡有四川蘿蔔、酸菜、去骨桂花魚片。魚肉嫩,酸得不過火,係越食越開胃那種,食完真心很愉快!XD
貌似新加坡菜的「砂窩胡椒蝦」$40 / 両,按一頭每人一隻。
用來自海南島的白胡椒粒和本地新鮮游水大頭蝦製作。先炒香白胡椒,不能炒得過熟,以免胡椒味道過份揮發,同時也不能炒得太生,以至未能爆透,釋放不夠胡椒香味,令全鍋功虧一簣,功力的表現:
已炸香的大頭蝦和炒好的白胡椒一同放入燒香的鍋中,淋上紹酒後即時蓋上鍋蓋,白胡椒在鍋中受壓把其味道迫入蝦中。席前開蓋時,胡椒蝦香四溢,蝦殻已炸到可以吃下肚,肉爽實,用料相當新鮮,是麻辣之外另一種香辣展現。
「辣子大腸」$158
大廚先用調味料將大腸煲煮至軟身入味,期間溫度及火喉控制很重要;如果大腸煲煮時間及溫度過長或過火,肉質會變得鬆散,失去彈牙口感。放涼後再切成塊狀將大腸炸至皮脆:
之後將大腸爆炒,將椒香融在其中,再用花椒油炒香。食完之後大家都覺得佢堅麻,因為花椒粒都藏在大腸中間,咬下去令舌頭發麻,再鼻水眼水直流,這才是大伙兒吃麻吃辣的暢快!
用明火爐上桌的「乾鍋桂花魚春」$168
解辣甜品「蜜瓜脆奶」$178
懷舊菜一道,坊間已少見,因為功夫多。推奶過程多了新鮮蜜瓜的纖維,令牛奶成形的難度比一般用純牛奶製作的普通炸鮮奶更高:
鮮榨蜜瓜汁與牛奶和其他香料在鑊中由液態煮成半固體,加入每一樣配料的次序和烹調時間上的掌握都要靠經驗,否則奶會鬆散不能成形,這一小件可謂藴藏不少心血。
此店除了大菜外,點心也是另一招來,主要在午市供應。點心總廚乃陳世輝師傅,也有幸認識:
陳師傅製作點心有超過40年經驗,曾任職新濠天地「譽瀧軒」(相關舊文) 及澳門「永利宮」的點心總廚,我是米芝蓮「譽瀧軒」點心的忠粉啊。
「麻辣小籠包」$38
亮晶晶的「紅菜頭麻辣水晶果」$33
師傅自創的點心,水晶皮是用全生粉製作,皮透極,也滑:
餡料有紅菜頭、蝦肉、冬菇、川菜料餡,麻辣味道與紅菜頭融合起來,相對較平衡與溫和。
「蘋果叉燒酥」$38
看似平平無奇,壓軸成為大家票選的點心致愛:
咬下去內心是流心的,果香和蘋果肉餡料向咀裡一湧。我會歸功於師傅的叉燒酥皮做得好,摺口位準確以至有果餡也不會被油炸至散開。如油太猛,外皮就會變得死實失去鬆脆感,油太慢的話皮會是散脫的。陳師傅好波!
吃完之後,大家對菜式的評語非常好,全部都做得有心思,且有新鮮感,可說是非一般的麻辣菜。以後想食麻辣?又多一個選擇了。
「念川居」
地址:九龍旺角太子道西193號 MOKO新世紀廣場 5 樓 501 號舖
電話:2339 1900
營業時間:星期一 至 星期日 午市 11am - 3:30pm ; 晚市 5:30pm - 11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