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24日星期一

2014-03-25 電影《KANO》(含少量劇透)

上星期小弟看了電影《KANO》的優先場,此片由馬志翔導演,《海角七號》導演魏德聖監製,現正在台灣熱爆。不諱言,我在入場之前是對全片的演員不太認識,對棒球也不曉,加上全片都是日文對白,所以只是本著「一看無妨」的心態進場,怎知看完之後,內心卻是很激動及感動。



先說說故事大要。《KANO》描述的是台灣在日治時期「嘉義農林棒球隊」的故事,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。




在1929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期間,一支由台灣原住民、日本移民和漢人組成的「嘉義農林棒球隊」,成員都是農民的子弟,實力貧弱一勝難求,打捧球只是鬧著玩,散漫不堪。



在新教練近藤兵太郎以「進軍甲子園」為目標的嚴格訓練下,這羣小伙子由原本被人歧視,在屢屢挫敗的刺激下,求勝意志與前進甲子園的決心漸漸被激發,過程勵志。




後來在台灣一路過關斬將,拿下冠軍並成功代表台灣參加當年在日本舉行的「夏季甲子園比賽」(即類似甲組足球聯賽)。初次參加甲子園的他們,其奮戰到底,不放棄任何一球的精神,在甲子園球場創造了傳奇,打敗不少日本隊伍登入總決賽。至於最終「KANO是否能勝出比賽,我在這裏就不方便劇透太多了,大家自己入戲院看吧!





我自己有幾個觀後感想分享。首先我覺得這是一部很難拍的電影,但導演把時代背景、服裝、道具、髮型、語言、場景、人脈感情都打造得很考究。導演從台灣及日本的 5,500 名小伙子中挑選了其中十三位素未謀面的人組成「KANO」,並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去培養訓練他們之間的感情,令觀眾看起上能夠感受到他們那份真摯的友誼及滿有默契的演出。



另外電影本身亦有些「海角七號」的影子,細膩的劇情配上激昂感人的配樂,的確能牽引著觀眾的情緒。尤其是講到民族共融及歧視,相信台灣人看回此段真實的歷史會更加感受良多。




其實我也有反問自己,究竟甚麼是「熱血」呢?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。其實只要是對一件事有熱誠,有血汗有淚水地付出過,過程就算不是一帆風順,只要全力以赴,義無反顧,結果是否勝出已不再是最重要。從來贏的人,都不代表是英雄;輸的人,也不代表是敗者,對吧?




還有一點我很想說。棒球,其實只是一個場景;態度,才是靈魂所在。做人千萬不要心術不正而去達到自己的目的,你對別人的態度如何,是欺騙不到人的。現實生活可能有太多這類人吧?!心正,球才會正,這從小學習到的道理,願我們共勉之!


Trailer:







若你喜歡此部落格,也請你 like 一 like,感激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