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記得我當年考A-Level中文的口試題目是「傳統與創新」,那是急才發作,我用了「冰皮月餅」作例子,結果幸運地攞 A,到現在印象仍然十分深刻。其實現今社會不停進步,食物的種類味道也愈見創新,反而傳統口味更值得我們珍惜。
在大角咀有家傳統家庭式小店「上海包餃店」,它沒有亮麗的招牌,人情味卻十足,侍應與廚師的大嬸都是有上海話尾音的朋友,一入到店就會熱情招待人客,而且食物也保留不少傳統口味。
店舖只有十個位不到,有一半的地方做了開放式廚房,食客們可以邊吃飯邊看着大嬸們在煮麵及包上海點心。看見她們在弄蔥油餅,蔥的份量是多得誇張,就知道真材實料。
食物價錢都相當相宜,一碗最簡單的「上海雲吞麵」$23,味道完全是我小時候上海外婆自家包菜肉雲吞的味道,湯底只是用豉油、鹽及麻油去調味,就是這樣,味道卻絕不單調。每隻菜肉雲吞都包得滿滿,味道總是在回憶中加了分。
「排骨麵」$26 也是另一款熱門項目,見到隔離座位的食客都有吃這個。豬扒簡單地用豉油、糖調味,肉質軟又不失上海菜「濃油赤醬」的神髓,值得一試。
點心方面都是自家製作,「鍋貼」四個 $13,新鮮熱辣,底部煎得香脆,裏面的肉餡也沒有揸流攤, 我喜歡吃的時候沾一些醋,更添食味。
「蔥油餅」$5 一大件,比手掌還要大,若果胃口小的女士們,加一杯 $6 杯的豆漿已是一個很不錯的下午茶。
埋單走的時候,大嬸侍應還笑著熱情地問:「點啊?夠唔夠飽啊?」令人感受到那股失落已久的人情味。
「上海包餃店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