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企劃

2021年6月27日星期日

《港台節目》開心日報:童年回憶 - 豉油西餐

分享一下今個月在 RTHK 1 開咪做的「開心日報」,今集拍檔有蘭子、桂林哥、Ada,主題是「童年回憶 - 豉油西餐」。




一開題時,雖然「開心日報」逢星期一有「開心回憶錄」;今次星期五講食,是想回味一下細個鋸扒的經驗。

而家大家都叫有能力可以食到高級西餐,但以前細個時就要考到好成績,爹哋媽咪先至帶我哋去鋸扒,就係「豉油西餐」。


桂林哥搞笑地問「豉油西餐」是否有豉油撈飯?其實它就是港式西餐,大家一定會想起「鐡板餐」、「咋一聲」同埋「成身油煙」。此具香港特色的西餐料理,以前常見於平民化西餐廳,可惜現在這些餐廳也逐漸隨時日慢慢消失。

前菜通常沒有頭盤,只有餐湯和 Ada 至愛的熱牛油麵包!我就鍾意轉做蒜蓉多士:

餐湯一般常是羅宋湯 (紅湯) 或忌廉湯 (白湯)。上星期剛喝過的「金必多湯

一般「白湯」都是忌廉雞湯,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個!蘭子說對了,「金必多湯」源自清朝末年,當時上海的西餐廳,流行一道「Comprador Soup」音譯為「金必多湯」。因為當時上海與外國人有不少貿易,開始富起來,不少有錢人開始會享用西餐,這就是一道中西合璧的湯。湯底是忌廉濃湯,當時加入真 • 魚翅、西式火腿、真 • 鮑魚絲、紅蘿蔔絲等食材,上桌前在湯上灑上幾滴龍蝦油,揉合中西特色,也彰顯豪氣十足。雖然現在真 • 魚翅變了仿 • 魚翅,真 • 鮑魚變了做仿 • 鮑魚絲,始終會比一般忌廉雞湯多幾重口感,也可說是歷史的見證。

桂林哥喜歡「紅湯」,這個是「羅宋牛尾湯

港式西餐的羅宋湯通常使用番茄膏製作,而不是加入紅菜頭。湯夠熱材料亦多,內裡有粒粒牛尾肉,肥美,而且細個時屋企好難飲到自己做的「牛尾湯」,所以我會覺得好難得。

鮮茄焗牛脷意粉

各式各項「焗」類是港式西餐其中的強項,例如 Ada 鍾意食「焗豬扒飯」,阿媽在家好少焗嘛 XD

即叫即焗香噴噴,任何雪藏的食材都會變得惹味,這就是「焗」的魔法。 喜歡茄汁與非常「不正宗」的意粉配搭得絲絲入扣,令人胃口大振。我也會專登不挑焗豬扒飯,因為細個屋企有豬扒食,我會食牛脷意粉,自己屋企煮唔到,而且鍾意牛舌入口即融軟綿綿的感覺,鍾意食呢啲了能嘢,真係三歲定八十!

白汁焗芝士雞絲意粉

另一項白汁通常使用水分較少的忌廉湯取代,上面撒了芝士,有燶面,細個鍾意食芝士已覺得很回味:

豉油西餐又怎能少得鐵板?也是 Ada 的回憶,「黑椒什扒 (鐵板上)

細個已經識得點牛柳半成熟,淋上黑椒汁,永遠塊餐巾都係遮唔哂塊面同個身!扒沒甚麼肉味,只吃到黑椒汁的味道,都是用鬆肉粉拿過的中等質素肉。一路食,鐵板會繼續將牛肉煮熟,所以要快手。全部什扒都是黑掹掹,尤如孖襟兄弟,味道幾乎一模一樣。

黑椒什扒 (碟上)

宜家大個咗,反而鍾意用碟上,因為無咗浸油煙味,同埋可以睇清楚食緊啲乜,汁料也可以自己調控。

我覺得這不但見證自己的成長和口味的變化,豉油西餐也是一個自娛樂的方法。以前的世界未必有錢去高級西餐廳食大餐,吃這些港式西餐也是心理治癒的一部份,開心就好了!現在每個餐人均還不到 $100,這就是它的魅力。

好喇,今集節目重溫:

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1/programme/happydaily/episode/752750


大家繼續多多支持 FM92.6-94.4 RTHK 1 ,逢星期一至五,朝朝十點四,「開心日報」,下集見!👋🏻



若你喜歡此
部落格,也請你 like 一 like 和 follow,感激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